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施哲
12月28日,河南省科学院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郑州召开。继去年12月28日省科学院隆重开园仪式后,省科学院又迎来了一个标志性事件。围绕新R&D院校的定位,省科学院未来将如何发展?许多重要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得到了解答。
理事会作为省科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承担着宏观管理、统筹协调等重要任务。会议通过的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名单可谓,其中中科院院士王晓东、石、席振峰、张锁江、,何继林、吴江兴、、、范、张均在其中。
经省科学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任命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为河南省科学院院长。据了解,徐洪兴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主要从事等离子体光子学、分子光谱学和纳米光学的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会上批准了《河南省科学院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立足体制机制创新重建振兴科学院工作将进入全面推进实施的新阶段。
章程是省科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制度,是规范省科学院运行的根本依据和重要保证。根据章程,省科学院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新R&D机构的组织形式、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此外,《章程》再次明确PI(首席科学家)团队将是省科学院科研活动的核心,赋予PI决定性的决定权。PI由院长委派或院长委托,院长与PI之间实行合同管理;对基础研究实施稳定的经费支持和长期评估;成果转化按重要时间节点考核;PI评价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为PI提供服务,其服务质量由PI评价。
记者从省科学院了解到,在章程起草过程中,注意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尊重科研规律。加强制度设计,明确采取长期、稳定、滚动的支持方式,保证科研的稳定性,使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锲而不舍地从事创新活动。
二是坚持制度创新。以建立基于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型R&D制度为基础,坚持去行政化,着力解决原有制度的痛点、难点和阻滞点,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三是坚持人才第一。围绕吸引一流人才走向世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和以人才高峰推动创新高地建设,大胆突破现有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聘用、考核和激励政策。
“省科学院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河南省科学院院长,我感到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在随后的科学院院长任命仪式上,徐洪兴表示,将围绕科学院重建振兴的目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有效的举措,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快整合全省创新资源,着力集聚全球创新要素, 并进一步把科学院重建振兴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写意”变成“工笔画”,力争
gdhaoji.com kzxmf.com 52jitapu.com mjwl135.com 88wwn.com jjgav4.com laf889.com 027ab.com fqle3.com